2013年9月4日星期三

筆視浮世繪│不怕命壞 最怕名衰1– 保證你不想坐歌舞伎「羅漢台」「吉野」座席

 


    上演歌舞伎的大劇院通常稱為「XX座」,規模較細的稱為「XX芝居」。被認為是歌舞伎始祖的阿國與丈夫組成劇團,在河灘建舞台表演賺生活費時,仍未夠格稱為芝居。後來江戶經濟、民生等穩定發展,才出現設有枡席(座位)的劇場。

  有名的中村座、市村座及森田座等在天保改革政策下(1842年)強制遷到一處甚麼都沒有的市郊地帶。有錢的商人用銀彈建立大劇院重新出發,這個大項目吸引了食肆、茶屋、小商店加入,加上兩所知名的人形芝居在附近,形成了消費娛樂區猿若町。

  下圖是《東都繁榮の圖  猿若町三芝居圖》,可見當時等候入場看歌舞伎的盛況,有如香港電視仍未普及年代,市民在新年到戲院看賀歲片一樣堪稱門庭若市,在附近還可以到小店吃蒲燒鰻魚或喝茶吃團子,真是最佳娛樂。



                       《東都繁榮の圖  猿若町三芝居圖

    假如飛越時空有機會到江戶入場看表演,可以看見座區名稱分別有桟敷席、上桟敷、下桟敷,還有羅漢台及吉野。從日文的字義看,有「席」、「敷」等字樣都是與座位有關,至於羅漢台及吉野便很難想像為何如此稱呼。

   參考下圖《芝居大繁昌之圖》,能看演員正面或從左、右兩側看表演的為桟敷席,而名字十分有意境的羅漢台及吉野,原來是指坐在舞台最後方,只能看演員背後的上、下層位置。
 

                                  《芝居大繁昌之圖》


                                 《芝居大繁昌之圖》局部放大

   下層為「羅漢台」,上層為「吉野」,只能看演員背後演出的位置收費當然最便宜,只有沒錢的庶民才入座,與其說他們看歌舞伎,不如說他們感受氣氛更貼切。

  取名「羅漢台」是因為江戶城中一處叫五目的地方有座五百羅漢寺,以此形容他們擠迫如寺內羅漢像;而上層的「吉野」是由於上層觀眾可以看見垂到頭上的假花裝飾,就如身在奈良看櫻花的著名地點吉野。

  用有意思的名字代替最差的座席名稱,可見江戶人有點心思,而且顧全了江戶人要面子的精神特質,還可以自嘲一番,是窮人的情趣。

    順帶一提,坐在前方佔位半疊的人(見下圖)是舞台番,工作類似紅館開演唱會時,負責維持秩序的保安,預防有人走出舞台要求演員握手或吵架生事。


 


   回看香港,在市民進戲院看電影的全盛時期,座區名稱僅是前座、中座、後座、超等、特等,所有名稱都不及「羅漢台」、「吉野」般有心思。假如座區名稱改為「風花」、「說月」、「幽山」、「寂水」,這樣更有情趣及詩意,可以豐富香港庶民的集體回憶。

另外,由於想知道更多關於羅漢台的事,於是查資料,結果無意中發現兩幅同樣畫羅漢台的浮世繪,背景竟然不同,於是繼續找資料追查答案。

  接續部分請閱讀筆視浮世繪《不怕命壞 最怕名衰2 – 心裏有個謎? 兩幅名家筆下「羅漢台」竟然大不同》及《不怕命壞 最怕名衰3 – 解開北齋及廣重同主題風景畫背景不同之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