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6日星期五

筆視浮世繪│鈴木春信 《夕立》暗藏全年大小月份,原來是月曆畫!



   假如問對浮世繪有怎樣印象,相信大多人不期然想及江戶年代版畫或手繪畫,內容以人物、風景居多,而且站在藝術美學的角度加以欣賞。

   圖1是鈴木春信畫作《夕立》,繪畫了美人被狂風吹拂,忙於收拾晾曬衣物情景。初看印象是春信筆下美人「S」形招牌美態,加上胸前略為吹開的衣襟及吹飛的木屐,表現狼狽萬分情景,從畫的角度看確實是好作品,然而這是表面的解讀。


1﹕鈴木春信 《夕立》波士頓美術館藏

《夕立》是一幅隱藏指示當時全年大小月份的月曆(註1),它的分類為繪曆,據說在1684年已有人繪制月曆,只是不精美。如《夕立》一般有構思、設計,還帶時尚內容的月曆,是鈴木春信在明和2年( 1765年)應吳服批發商要求,繪畫有主題及全年百看不厭的月曆而開始的。

   商人用此作為新年禮物或自用,送禮時既有面子又風雅,漸漸流行起來,還促成了多色印刷綿繪的誕生。畫中指示為「メイワニ(明和2年) 大(大月) 二、三、五、六、八、十」,上述文字全部在圖中找到,有興趣不妨找找看,答案在註2。大月以外的,就是小月了。

    把實用的資訊隱藏,以猜謎方式解讀,收到這份禮物著實感到有趣。現時香港年終亦有互送年曆習慣,但感覺不如往昔流行,即使有用年曆,對圖樣沒有印象。大概商業社會生活節奏愈變愈快,人們不會花時間看年曆圖樣,相信很多人不知道現時辦公桌上座枱曆的圖案,因為單看手機已佔據大部分時間。

生活節奏的改變同樣發生在江戶年代,所以繪曆過了一兩年便不再流行。

1﹕大小月是日本古代混合陰曆及陽曆計算產生的。陰曆小月,每月29日,全年佔6個月;大月,每月30日,全年佔6個月,共計354日。比陽曆1年間365日尚欠的11日會累積,每隔23年在該年增加一個月,即該年全年有13個月,例如﹕3月完結後,再多一個3月以調整。以現代曆法看這種計算方法實是太亂來,但是當年江戶人認為很正常,直至明治五年(1872年)才轉用現代曆法。


2


                                                                       (大)



                                                                        (二)




                                                                        (三)



                                                                      (五)




                                                                        (六)



(八)



                                                                         (十)



                                                                             (メ)



                                                                         (イ)



                                                                         ワ)




                                                                             (ニ)

4 則留言:

  1. 故意越過了註二,執筆的時候,還未看謎底,留一個遊戲慢慢玩。:)

    回覆刪除
  2. 這是正確決定,我估江戶時期收到繪曆的人會同樣作為遊戲玩,另外,還看過其他有遊戲成份的畫,已超出只欣賞的功能。

    回覆刪除
  3. Hi Ellery:

    因為這幅畫只顯示當時(1765年) 大月份,而江戶時期計算大小月的計法不是現在常用的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小......,而是有獨自一套,所以即使這是一幅圖示大月的繪曆,亦沒繪畫一字。沒有繪畫的月份,就是那年的小月了。

    另外,由於當時有獨自計算方法,才會用某一年有十三個月的方法填補數年累積的日數差額。相信現在即使問任何小學生一年有多少個月都不會答十三,但是江戶時代市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是有趣的古老文化。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