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樂團的規模及成立年份,它的改變可以說代表本地中樂的發展路向。中樂團近年使用人造纖維皮的環保胡琴,取代傳統用蟒蛇皮製造的胡琴,而且改良了共鳴箱,尤其是低音革胡的雄厚音色,增加樂曲的實在感,很適合在大型演奏會使用或為電影配樂。另外,中樂團選擇演奏會主題或推廣鼓樂等,皆盡量做到雅俗共賞的效果。
對應中樂,日本傳統音樂讓我想到能樂(註1),能樂積極保持傳統演繹風格,樂器的種類亦沒有改變,見下圖(資料不詳,找到後補= ='),右上角的人就是負責演奏的樂師。
局部放大如下圖,左起應該是大鼓、小鼓、 笛子、估計笛子後方是打太鼓的樂師、笛子左手的應該負責說唱故事背景,介紹主角的人,稱為「謠」。說唱的謠不計算在樂師行列,所以負責演奏能樂的為四種樂器,這個組合至今不變。笛子,小鼓及大鼓較常用,太鼓基本上當劇情出現幽靈妖怪的樂章時才使用。
另外,過去能樂的表演場地是在神社搭建露天舞台,利用日光及地面白砂(註2)反射光線。至今仍然保留四條柱支撐三角屋頂、左方給演員行走的掛橋,即使在室內表演亦保留上述設計。曲譜同樣有嚴格韻律規定,現代譜新曲亦只限表演能劇用,所以不可能聽到能樂版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能劇世界原本是女性禁地,台上女角是由男演員戴代表女性能面演出,即使後期成立了能樂協會、日本能樂會亦拒絶女性加入。兩會先後在1948年及2004年才准許女性入會,同時國立能樂堂開始接受女性學能樂或能劇,這是能劇世界的較大轉變。
謝安琪(左)與中樂團合作演出,賞心悅目。圖中可見多種類樂器,配搭出不同氣氛的曲調。
傳統文化的現代定位,經常在變與不變之間徘徊,不能判定那個方向對承傳傳統文化較為有利,但不能不欣賞日本人保護傳統文化意識的堅持,這種近乎偏執的情感對研究或喜愛歷史的人士很有用,「大和魂」亦不會過分變質。對於愛到日本旅行的港女港男,最少可以吃到用傳統方法炮製的拉麵及壽司,滿足口福。日本傳統藝術即使變,僅是小變,大體是不變的,其藝術韻味愈沉澱愈耐看。
註1﹕江戶時期稱為猿樂的表演藝術,至1881年設立能樂社才改稱為能樂。猿樂曾經是幕府用於祭祀、慶典的表演節目,幕府被廢除後,猿樂師面臨失業,這藝術同時有失傳危機,其後經有錢的貴族九條道孝設立有後援作用的能樂社及推動把猿樂改稱為能樂,才得以保存至今。
註2﹕白砂地面日文稱「白洲」,是一種日式庭院設計,象徵海水,另文再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